CN
EN CN
0755-33218492
1216374743

新闻资讯

资讯速达,实时了解鸿陆的最新动态

RFID及BIN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探讨

  • 时间:2018-12-06
  • 作者:鸿陆技术
  • 浏览:1285次
  • 分享
  • A+ A-

虽然目前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国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以现浇建造方式为主的传统产业,传统建造方式提供的建筑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建筑产品的美好需求,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因此,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成为了重中之重。那什么是装配式建筑呢?



装配式建筑是指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它主要分为三种结构形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木结构。装配式建筑以“六化一体”的建造方式为典型特征,即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和应用智能化。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主要有生产效率高,建筑质量高,节约资源、减少能耗,清洁生产,噪声污染小等优点。


为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自2016年以来我国从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多项文件,有以下几项:


从国务院近年来出台有关装配式建筑相关文件来看,主要制定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规划和发展路径。从目标上看,我国力争到2025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一些省份,例如江苏、四川,发文提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装配化率达到30%以上);从地域上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过300万以上的城市为装配式建筑重点发展地区,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从类型上看,我国将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2018年6月28号,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联合主编的建筑行业首个基于国际GS1体系的《预制构件全生命期RFID应用标准》编制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了。该标准全面采用国际GS1通用编码标识技术,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钢构、木构等七大类结构式建筑以及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及设备管线等部品部件的编码结构和数据载体要求。为传统建筑领域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奠定了数字化基础。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其中有一条明确提出,装配建筑项目重点应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BIM技术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协同设计效率、降低设计误差,优化预制构件的生产流程,改善预制构件库存管理、模拟优化施工流程,实现装配式建筑运维阶段的质量管理和能耗管理,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和维护的效率。例如,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所构建的设计平台,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各专业设计人员能够快速地传递各自专业的设计信息,对设计方案进行“同步”修改。


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结合RFID技术,通过在预制构件生产的过程中嵌入含有安装部位及用途信息等构件信息的RFID芯片,存储验收人员及物流配送人员可以直接读取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实现电子信息的自动对照,减少在传统的人工验收和物流模式下出现的验收数量偏差、构件堆放位置偏差、出库记录不准确等问题的发生,可以明显地节约时间和成本。


鸿陆预制件管理案例图片


通过RFID技术,工厂可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制造混凝土预制件。在制造之后,混凝土预制件的信息,比如它们属于哪一层和质量控制信息,可以输入到RFID标签中。当到了运送组件到施工地点的时候,它们的位置可以被迅速的发现,因此减少了搜索的时间。超高频RFID设备也可以被使用在施工地点,去迅速的发现每一个混凝土预制件的吊装地点。鸿陆的超高频读写器及RFID天线等设备在预制件管理上的应用已为众多预制件厂家提供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本文为鸿陆小编整理编辑,转载请告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