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CN
0755-33218492
1216374743

新闻资讯

资讯速达,实时了解鸿陆的最新动态

由首座装配式公路桥梁完成拼装引发RFID预制件管理的探讨

  • 时间:2020-05-14
  • 作者:鸿陆技术
  • 浏览:888次
  • 分享
  • A+ A-

5月12日,江苏省首个装配式公路桥梁项目及江苏省重大交通、民生工程,中建安装集团承建的312国道南京绕越高速公路至仙隐北路段改扩建工程迎来重大复工节点:首根高7.89米、重81.18吨的预制墩柱在南象山风景区段一次平稳拼装到位。G312国道改扩建工程将在原有道路上方架起一座近5公里的“快速走廊”,将原有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分流为上下双向12车道,建成后将实现仙林地区到市区的整体道路快速化,强化了南京地区对外出行,完善路网,缓解区域交通压力。



有了科技的加持,预制件的安装全过程更加精准高效。在墩柱拼装现场,施工人员对墩柱预留套筒位置和承台预埋钢筋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将两份图像重叠后进行比对,直到确认无偏差后,履带吊才缓缓吊起墩柱,在预埋钢筋附近,还有4名施工人员专门负责确保墩柱位置对准套筒,作业完毕后,施工人员立刻采用全站仪进行精准复测,将拼装精度严格控制在2毫米以内。


在钢筋生产过程中,为确保下料精准,项目部引入世界先进的数控钢筋加工设备,从数据输入、钢筋加工到成型一力由电脑控制,确保钢筋加工成品的精度和质量。由于预制墩柱保护层仅2.4厘米,确保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在95%以上尤为关键,项目团队采用定制钢筋绑扎胎架,通过固定卡和定位齿板进行固定,精控钢筋骨架尺寸。


在预制基地里,每座构件内部都嵌有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待公路通车后,RFID电子标签将在后期构件的维保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作人员只要手持一部RFID便携式手持终端,便可监测到10余米范围内任一构件的使用情况,以判断其使用情况及是否需养护。据悉,这也是RFID技术在国内公路装配式桥梁工程中的首次运用。



项目采用的装配式桥梁建造工艺不仅低碳环保,且高质高效,采用装配式‘搭桥’工艺将‘一线后移’,减少了现场浇筑、凝固等多环节,不仅大大提升施工效率,且绿色环保。这种施工方式不占用施工场地,还可在道路半通行状态下进行拼装,大幅降低施工噪音和建筑垃圾的产生,将对市民生活影响降至最低,整体工期缩短了30%。


由预制厂、混凝土拌合站、钢筋加工场等组成的“智慧工厂”充分发挥了可移动化、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的优势。工厂在引入现代化先进装备的同时,生产时可以提高构件质量和效率,生产后采用装配式房间“拼”出来的工厂,还可以拆装重组。届时,智慧可移动工厂将突破传统制造场地的空间限制,整体搬移过去服务生产,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结合RFID技术,通过在预制构件生产的过程中嵌入含有安装部位及用途信息等构件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存储验收人员及物流配送人员可以直接读取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实现电子信息的自动对照,减少在传统的人工验收和物流模式下出现的验收数量偏差、构件堆放位置偏差、出库记录不准确等问题的发生,可以明显地节约时间和成本。



通过RFID技术,工厂可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制造混凝土预制件。在制造之后,混凝土预制件的信息,比如它们属于哪一层和质量控制信息,可以输入到RFID标签中。当到了运送组件到施工地点的时候,它们的位置可以被迅速的发现,因此减少了搜索的时间。鸿陆超高频读写器及RFID天线等设备在预制件管理上的应用已为众多预制件厂家提供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超高频RFID设备也可以被使用在施工地点,去迅速的发现每一个混凝土预制件的吊装地点。


(本文为鸿陆小编整理编辑,转载请告知)

继续阅读